快盈app下载返点-备用线路

快盈app下载返点|2023-10-27

  中新网郑州11月27日电 (王宇)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已进入收官阶段,目前河南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开展情况如何?

  11月27日,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”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,主题为“提升应急应战能力,护航河南安全发展”。当日,河南省应急管理副厅长李长训在回答中新网记者提问时表示,三年多来,河南省普查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、标志性重大成果。

快盈app下载返点

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。  王宇 摄

  据了解,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作为自然灾害防治的基础性工作,被列为“九项重点工程”第一项工程。按照国家统一部署,2020年8月,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认真做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》。

  李长训介绍,河南全省30多万名普查人员参与了3年的普查工作,基层社区(村)人员、志愿者等也参与了这次普查调查,共获取全省地震灾害、地质灾害、气象灾害、水旱灾害、森林火灾等5大类致灾因子和人口、房屋、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系统、产业、资源和环境等6大类承灾体风险要素信息,全面完成了省市县三级的普查调查,数据质检、汇交,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。

快盈app下载返点

  此外,全省地质部门完成灾害普查面积55004.57平方千米;住建部门调查房屋建筑6214万多栋、市政供水供气管网总长度12419公里;水利部门主要完成了洪水灾害致灾、干旱灾害致灾等调查;交通部门采集风险点10189处;气象部门主完成数据类成果42.2万条,图件类成果1.1万份;林业部门完成乔木林标准地1581个,灌木林标准地197个,大样地178个,样本采集达3249份;地震部门完成全省6000余口钻孔数据录入和1:25万地震构造图编制;应急部门已完成数据类成果47万多项,同时完成了省市县三级综合评估区划报告175份。

  当日,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金瑞科在发布会上透露,河南省财政厅向应急部、财政部申报7支国家专业应急救援队伍,其中4支队伍被命名为国家队。另外,国家消防救援河南机动队伍已经组建,首批360余名指战员已进驻河南。

  据统计,目前河南省共建有自然灾害类、安全生产类应急救援队伍5.6万支,101万人,其中县乡村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达5.5万支、91万人。(完)

快盈app下载返点

  “千兆网速,超低延迟,每月5元的校园网……东门右拐200米就是地铁站,性价比拉满”“本来想打满分,扣1分是因为食堂”。近日,虎扑App的全国高校评分走红网络,不少“机智评语”成了新的“网络梗”。对此,虎扑平台工作人员回应称,中肯的评价有一定参考价值,若存在造谣抹黑学校的点评内容,校方可以联系平台核实处理。

  当前,人们对形形色色的高校排名榜、评分榜并不感到新鲜。但是,虎扑提供的高校评分,还是让人眼前一亮。这是因为绝大多数高校排行都遵循专业指向,比如根据科研成果、论文发表情况、学生就业率等数据进行排名,而网络平台的高校评分,显然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感性体验。

  专业评价机构发布的高校排行榜,当然有真实、客观的一面,但来自学生的主观评价,同样反映了高校办学的实际面貌。每个学生关心校园生活的侧重面不同,比如有的学生关心授课吸引力,有的学生关心食堂饭菜的口味,有的学生关心宿舍条件……如此不一而足。这些评价角度,弥补了专业评价所忽视的一面,而种种基于个人感受的评价集合在一起,也补充了相应高校的真实画像。

快盈app下载返点

  实际上,即便当前排行榜对高校办学起到越来越大的影响,民间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价也始终有着单独的一杆秤。这杆秤无疑是多元化的,可能和高校就业率、深造空间等务实的指标有关,也可能与高校校园环境、生活条件有关,甚至也与高校的价值观、所在城市的文化有着密切关联。网络平台所做的无非就是把这些声音集纳在一起,以更加直观的形式进行展现。

  当然,学生评价高校,因为身份和出发点的原因,难免缺乏整体观。比如,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并不直接从事科研,他们对高校承担的科研任务并无深入了解,只能出于自身经验对高校进行评价;一些学生可能放大缺点而忽视优点,比如因为某位老师的问题而给学校整体师资水平下结论,因为食堂某个菜的问题而质疑整个食堂;由于阅历、社会经验的限制,一些学生的评价难免不够成熟,出现“在校时骂母校千万遍,离校后一直想念”的情况。

  对此,高校不必求全责备。既然是网络民间评分,其结果并不会在实质上约束高校、影响高校办学,旁观者对其公正性、权威性也不会有太高的期待。看到这些评分的人,也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参考。面对学生或犀利或调侃的评论,高校也不妨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”,把它当成畅通言路的渠道,以兼容并包的态度看待网络评分。

  高校评分走红网络,让人联想到一些高校流行的网络匿名“树洞”。不少学生在“树洞”就校园事务发表意见,倾诉个人在校园生活中的遭遇和情绪等。一些高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也会在这些匿名论坛潜水,倾听学生意见,从而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。网络评分的出现,同样是促进学校改善办学、提高校园管理水平的方式,高校应珍惜这些公众表达,从而探索学校治理的新途径。(王钟的 来源:郑州日报) 【编辑:于晓】